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

2023年1月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Nature (《自然》)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题为“Neogene burial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global ocean” (新近纪全球大洋有机碳埋藏)的文章。 论文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李孜晔博士为第一作者,美国德州A&M大学张一歌博士(终身教授)为通讯作者,并联合来自美国莱斯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完成(图1)。

图1:论文首页信息

地质历史时期埋藏在大洋海底沉积物中的有机碳能够有效地与地球表层系统隔离,海底因此成为大气二氧化碳的重要碳汇,对调控全球碳循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准确估算地质历史时期有机碳在全球大洋海底的埋藏速率,揭示有机碳埋藏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反馈效应,成为目前全球碳循环研究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上有机碳埋藏速率的估算主要是基于有机碳和无机碳的质量平衡方法,然而这一方法在关键参数的估算上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对全球大洋海底有机碳埋藏速率的估算存在非常大的偏差。

该研究综合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在全球不同海盆共计81个站位上的岩芯总有机碳测试数据和地质年代框架,建立了基于海底有机碳埋藏速率的自下而上(Bottom-up)计算方法,首次揭示了新近纪 (23.0-3.0 Ma) 海底有机碳埋藏的变化历史,发现海底有机碳埋藏的时空变率远高于以往的估计。研究指出,在上新世和中新世早期全球近海、陆架和深海沉积扇普遍存在有机碳埋藏的峰值,这与造山期隆升和(或)冰川侵蚀导致的高沉积物通量密切相关,陆源物质输入通量高的区域因而成为有机碳埋藏的“热点” (hotspots);而在开阔海洋,海底有机碳的埋藏则更多地受到海洋生产力变化的影响。在中新世的中期,气候变暖导致海洋中异养细菌新陈代谢速率加快,有机质再矿化速率升高,使得海底有机碳埋藏速率降低,从而对气候产生正反馈效应(图2)。这一结论对于认识地质历史时期以及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有机碳埋藏、全球碳循环和气候系统演变均具有重要意义。

图2:采用不同区域定义的新近纪全球海底有机碳埋藏速率,虚线代表现代的海底有机碳平均埋藏速率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5413-6

附:第一作者简介

李孜晔,海洋地质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在站博士后。2016-2018年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德州A&M大学进行联合培养,2018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海洋地质学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为印太暖池轨道尺度上水文气候演变、海底碳埋藏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Nature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曾获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

  • 信息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作者:王厚杰。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 »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分数线)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