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考研(北京化工大学考研分数线)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北京化工大学考研分数线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肖晗副研究员与北京化工大学史硕博教授、浙江大学沈立荣教授等合作撰写的综述论文“Synthetic biology: a new frontier in food production”发表在生物工程领域顶级期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 。史硕博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肖晗副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志辉和浙江大学沈立荣教授为论文的共同作者。

人口增长、全球变暖和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引发全球对粮食安全的担忧。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三种主要营养元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和三种微量营养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这些营养元素是维持细胞运作和组成细胞成分的物质基础。面对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生活水平提升对高营养食品的需求,传统农业很难满足未来的食品以及营养需求。近年来生物制造领域的进步指出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食物中各种类型的营养元素有望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可替代传统种植模式获得营养元素的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减少了对耕地、气候和供应链的依赖,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制造各种人类食物;另一方面,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可利用温室气体等廉价原料(如二氧化碳等)生产目标化合物,助力实现碳中和、甚至碳减排。

该综述首先对微生物生产食品进行了社会经济学评估,对其生产各种类型营养元素的进展展开了系统介绍并对存在的瓶颈进行讨论,同时论述了结合合成生物学的食品工业如何实现高营养价值或特种营养成分食品的设计与生产,另外还分析了利用大肠杆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利用廉价原料(甲醇、二氧化碳等)发酵培养的经典案例。文章针对基于合成生物学策略如何改造微生物实现高效的营养元素生产和底物利用进行了重点讨论和评价。最后,作者对微生物利用温室气体等廉价原料和生产营养元素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讨论,指出飞速发展的合成生物学技术有望对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进行革新。

图1. 合成生物学促进微生物利用廉价原料生产食品的策略

第一作者

史硕博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史硕博,工学博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的基础与应用性研究,构建和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够直接用于高效生产有用的天然产物或化学品等生物制品等。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MetabolicEnigneering, mBio,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ESI高被引论文3篇),授权专利1项,出版科技著作2部,其研究成果曾多次被国内外媒体所报道。目前担任作为BMC Biotechnology、BioDesign Research、《合成生物学》等多个期刊编委。2021年获得中国医药城第十三批“113人才计划”支持。因工作需要,课题组招聘普通或师资博士后2-3名,期待感兴趣的博士加入,请将简历发送至shishuobo@mail.buct.edu.cn。

通信作者

肖 晗 副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

肖晗,理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灵芝等食药用高等真菌重要次级代谢产物(如抗肿瘤灵芝酸)的高效生物合成,开发多种基因编辑技术挖掘构建高效细胞工厂的关键决定因子。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Biotechnology, BiotechnologyAdvances, Metabolic Enigneering, ACS Synthetic Biology,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2019年荣获日本生物技术学会授予的DaSilvaAward。因工作需要,课题组招聘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2-3名,期待感兴趣的同学加入,请将简历发送至smallhan@sjtu.edu.cn。

编辑\责任编辑:张睿梅

文章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肖晗和北京化工大学史硕博团队,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宁波和西宁成功召开前两届“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许昌学院于2022年5月7-8日在河南郑州共同举办“2022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北京化工大学考研分数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 »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北京化工大学考研分数线)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