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不懂就问怎么形容)




不建议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不懂就问怎么形容

今年的考研大军里,至少将倒下300多万人。随着目前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当下的考研竞争也只会愈发激烈。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因此建议:可根据当年大学本科毕业生数,动态调整研究生招生数量

比如2023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可在原有基础之上,等比例跟随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进行动态增加,并重点鼓励高水平大学依托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增加招收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计划。

这一建议,是否能解决当下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问题?

图 | 委员建议研究生招生规模动态扩大

倒下的大多数

2023年共有474万人报名参加考研,再创历史新高。

僧多粥少的局面,自然只会让竞争越来越激烈。据新东方日前发布的《2023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解读报告》显示,预计今年的考研报录比约为4:1

优质的资源总是稀缺的,考生如果研究生想要进入一所“双一流”高校,竞争将更为残酷。要上名校,需要的努力和运气都要更多。

青塔统计了20所“双一流”高校的2022年的整体报录比,平均录取率为19.2%

其中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录取率仅为12%中南大学、云南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双一流”院校的录取率均在20%以下

考研难,已经成为当下的共识。从最早的心系名校,到只要能上岸就行,考生们也一步步认清现实,开始妥协。

“双非”高校的报考人数开始激增,体现了部分考生们的选择转变。“逆向考研”也成为近年备受关注的现象。

图|”逆向考研“备受讨论

据青塔统计,2023年多所“双一流”高校的考研报名人数出现了下降趋势,甚至下降了近15%。而反观一些“双非”高校,呈现普遍上涨的情况。

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报考人数均下降14%以上南开大学则较去年减少了891人报名。

与之相对,部分“双非”高校的报考增幅依旧迅猛。安徽工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海南医学院的报考增幅都在35%以上桂林医学院的增幅更达到了66.3%

为何扩招?

从1998年9.22万的招生规模到2022年的124.2万,中国研究生的扩招步伐,始终对应着中国经济社会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节点。

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届本科生毕业和非典的爆发,当年研究生的增幅达到了34.02%。

2009年的金融危机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诞生;

2017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并轨招生,纳入全国统考;

2018年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以及2020年的新冠肺炎。

2020年2月,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人

当年,多所高校就此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生扩容。有10余所“双一流”当年扩招了千余名硕士研究生;近半数“双一流”高校均有不同幅度的扩招。

从后来的教育部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实际招收研究生110.66万,较2019年扩招了19.01万,增幅达到了20.74%。

这也是首次研究生招生规模一举突破了百万大关

扩招之后

“研究生更不值钱了。”

“考研再扩招,也只是把解决问题的时间点往后再推两三年。”

对于本次政协委员动态扩招研究生的建议,人们似乎不再买账。

图|对于扩招,人们不再看好

近两年,高校们都已渐渐放缓扩招的脚步。一位杭州高校的招办老师曾向记者介绍:疫情三年,学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差不多增加了一倍。2023年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数略有增加,但幅度比不上往年。

扩招所带来的负担也逐渐显露:研究生宿舍要靠抢、不提供专业学位硕士宿舍、奖学金覆盖率降低、专业学位硕士学费上涨……

图|去年开学,研究生宿舍不够住引发关注

拿到研究生文凭,终究还是要去就业。一方面研究生似乎成为找工作的标配,但另一方面,有些人似乎上了个“假大学”,学历越高,找工作却越来越难。

一位今年毕业的研究生感叹,“我本科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三年前一边准备保研,一边试投简历,能轻松拿到几家传统顶级影视公司的offer。但现在参加秋招,连其中一家的面试都没有过。

3月,各地渐渐进入春天,一个原本充满希望的季节。

一些毕业生们正在连夜投递简历,期望在春招的修罗场上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

而另一些考研的考生们也在努力准备即将到来的复试,许愿最终上岸。

不建议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不懂就问怎么形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 » 不建议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不懂就问怎么形容)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