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研究(院校研究生官网)




院校研究,院校研究生官网

一、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内在基因

当前,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期待专业协同和跨界整合,实现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资源集聚。这一背景下教学创新团队的架构形态、建设目标、职责权利及处理原则、绩效评价与奖惩机制等组织要素如何设计,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团队与其他教学组织,以及团队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如何实现有效协作,如何在合作机制上实现创新发展与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前亟待关注的内在需要。集聚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总是朝着最有效率的地方集聚,进而促使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集中。“组建专业群也需要一大批教学和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来建设群内资源,教学创新团队恰好迎合了这种需求”。

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更加需要解决“为谁建、谁来建、建什么、怎么建”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逐步引导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集聚,这一内在使命需要与时俱进地打造教学创新团队并致力于有效协作。专业群建设必须依靠一流师资来实现,教学创新团队是实施这项建设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水平师资建设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对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团队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很多参与决策、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团队成员获取更广泛的知识、素养、技能和经验。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证明,教学创新团队拓展了课程、教师、基地等专业资源的应用领域,缓解了专业师资及资源分布不均衡,过于集中在优势专业的不良现状,成为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特色,提升育人质量,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实际需要。

二、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行动路径

(一)优化团队治理体系

建立团队组织架构及关联机制,增强团队治理能力,激发团队内生动力,将责权利的划分作为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采用公开选拔、竞争择优的绩效考核方式,将团队成员岗位绩效与专业群建设津贴挂钩;通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推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围绕专业群内的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发展四个层面,实施团队治理创新和绩效评价制度;坚持精准培育,做到团队治理有专项规划、工作专班、建设基金、团队智库、师资图谱、专属政策包,明确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的指挥权;遵循科学的、实践的、有效的团队发展规律和章程,注重平等竞争、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形成一种积极上进的团队文化氛围,促使团队成员积极主动推进专业群改革发展,为此建立共同的价值理念,并不断从提升专业水平、职业情怀、工匠精神和协同意识等方面凝聚共识。

“建设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团队的关键是让‘跨’从拼凑和堆砌真正成为协同创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知识结构全面、视野宽广、善于运用最新技术和方法的带头人来引领”。团队组织的负责人可跨院系产生,实行岗位竞聘,团队负责人应善于团结和有效组织团队成员,能围绕专业群建设项目的任务表,在人员调配、组队、进修和基地、设备设施及经费的使用上,在全校范围内享有优先分配权,并根据专业群的阶段建设质量和最终验收情况,直接向学校提出奖惩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专业群建设期间,学校应保持团队负责人相对稳定,不随意调用于其他工作,“团队成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集中针对集群课堂教学、实践育人、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根据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科学分工”。此外,团队需要自查和监督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定期报告项目建设进度并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及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提升。

(二)聚焦“三教”改革任务

“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三者均为专业群建设的内在体现,也需要通过教学创新团队这支生力军来践行。为此,需要聚焦“教师赋能”,打造团队教学设计的“新业态”。以职业岗位流程为目标,引导团队成员对接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流程再造,实现教学设计与岗位能力需求的有效衔接,教学过程与岗位实践流程的有效转化,并不断健全育训结合、德技并修机制,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需要聚焦“教材升级”,打造团队教学载体的“新形态”。团队成员协同实施专业群教材建设项目,创新专业群教材呈现方式。支持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及实践经验丰富、行业有影响的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开发系列规划教材、新型活页式教材、融媒体教材等;需要聚焦“教法激活”,打造团队教学相长的“新生态”。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立包括教学应用管理平台、教学资源云平台,以及全面支持讨论式、互动式教学的智慧学习云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团队教学质量。建立教师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方法互通的“教研共同体”,结合专业集群和课程群建设,团队共同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三)打造“四链集成”资源

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应顺应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产业集群新业态,遵循“产教融合、岗位引领”的理念,依托专业集群,整合优质资源,加快推进产业链、专业链、课程链、人才链的“四链集成”,促进跨专业知识结构重组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打造一流的“四链集成”资源。一方面,团队应率先深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培养层次的思考、认识,主动适应工业互联网时代产业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基于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进一步优化“四链集成”人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团队依托畅通互联的专业群建设系统平台,灵活调整专业方向及专业组成,拓展相近或新兴专业,通过原有专业的滚动发展及衍生开发,在保持稳定的专业群主体面向的基础上,增强专业发展的外部适应性,使专业群整体上富有生机活力。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要高水平地发挥专业集群协同创新力,利用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专业群结构和布局,推进专业群涉及产业、师资、市场等资源多元耦合和协同发展,实现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高,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此外,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应主动对接区域或行业的重点产业,贯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做到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课程体系特色鲜明、技能考核标准完善、校企合作基础良好,积极承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学徒制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工作,以及国家级、省级教师培训任务,承接国家或地方、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或研究课题,形成优质而丰富的专业群资源库。

(四)提升人才工程效应

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需要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共用资源,通过增强专业集群之间的人员交流、研究合作、资源共享,形成紧密联系、专业集群式的人才队伍。推进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离不开一批高素质、高层次专业人才,人才工程提升、创新的过程,也是壮大、巩固教学创新团队的过程。人才工程必将会聚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既需要探索建立由首席教师、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专家学者等相关方参加的专业群建设成员,也需要围绕专业群建设选聘产业教授,并聘请大国工匠、技能大师、企业骨干人员等加盟,共同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群师资队伍,真正形成人才工程创新的主阵地。在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进程中,大力引进、选聘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高科技、高技能人才作为产业教授、产业导师,优化队伍结构和提升“双师”素质是重点任务。

提升人才工程效应需要把握专业群人才培养规律,持续推动专业群师资资源科学配置和内涵发展,实现师资人才和专业发展需求的动态平衡。建立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目标、任务和标准体系,优化师资引进、培养、发展“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实施专业群建设高层次人才“引智”工程,注重发挥“头雁效应”,分类引进行业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教授、博士和高技能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构建新型人才柔性引进模式,加大专业群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培养行业、产业有权威的高水平专业群带头人,引领专业群建设质量和效应。“实施专业群建设人才‘借智’工程,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发挥其在专业领域的高端引领作用,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依托行业企业和借助职教集团辐射效应,建设国家、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专设流动岗位,聘请国家工匠、技术能手、产业教授等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兼职,带动服务专业群建设需要的高技艺兼职人才队伍建设。

(五)夯实校企协同创新

专业群建设需要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通过夯实校企协同创新,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连接、专业建设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衔接、校内师资与企业人才对接。校企协同实施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大数据+优势产业链”行动,服务区域产业链与企业协同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落实“教师走出去”和“专家请进来”行动计划,与企业共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现代产业学院;落实教师轮流进企实践锻炼制度,有序安排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与行业企业人员常态化交流、挂职,推动与行业企业共建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规范项目实施过程和培训工作流程,创新校企协作培训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培训质量与效益;依托职教集团、园区单位、产教融合型企业设立校企人员双向技术协作、交流培训等,搭建政行校企合作创新平台,推动校内外资源有效共享。

根据专业集群需要打破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界限,组建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科技服务、继续教育与培训为一体,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群校企合作团队,支撑群内不同专业的师资融合发展。根据不同职业岗位面向,注重教学创新团队的结构化特质,使之紧跟市场发展和前沿技术;打造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校企联合建设一批名师、大师、劳模工作坊。“建立健全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校企协同育人制度,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咨询、培训,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根据专业群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组织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与产业导师多元融合,发挥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协同、引领作用,真正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创、风险共担、成果共享。

(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2年第19期)

来源 | 高职观察

编辑:苏晨辉

初审:罗国钊

终审:李文意

院校研究(院校研究生官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 » 院校研究(院校研究生官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